河南队被曝通过贿赂裁判实现保级,足坛假球事件再引关注
作者/姜诗华

近年来中国足球持续陷入丑闻,假赌黑问题屡见不鲜。然而,随着相关案件的深入调查,一些黑暗内幕逐渐浮出水面。近日有消息称,河南建业俱乐部在联赛保级过程中涉嫌通过贿赂裁判操控比赛。这一消息不仅让球迷感到震惊,也将压力进一步转移到了中国足协现任负责人宋凯身上。
在中国足协早前公布的首批被禁足人员名单中,虽然包括了多名俱乐部高管和官员,但裁判的名字却未曾出现。这是否意味着裁判群体全身而退、一尘不染?显然并非如此。事实证明,相关涉案证据现已逐步显现,裁判的角色不再被掩藏。在中超公司原总经理陈永亮的判决书中,明确提及他曾多次收受俱乐部贿赂,通过操控比赛帮助球队达成保级目标。同时,这也是裁判首次被正式证实卷入假球案件。
到底哪些球队牵涉其中?根据调查显示,共有九家俱乐部被发现向陈永亮支付贿赂,单笔贿赂金额从20万元到490万元不等。当球队面临保级关键局面时,这些俱乐部高管通常会直接联系陈永亮,而后者则通过调控赛场裁判的执法尺度来影响比赛结果。
河南建业俱乐部的行为堪称典型案例。据相关报道,2018年,河南建业向陈永亮提供了60万元资金,而他则安排能够“准确执行意图”的裁判执法随后的比赛。河南建业在此后的一系列关键场次中连胜四场,成功保级。更为令人发指的是,陈永亮不仅在赛前为裁判定制任务,赛后还会为这些裁判送上金钱好处,以维系长期的利益链条。

随着这起涉嫌贿赂裁判操控比赛事件的曝光,中国足坛可能迎来对裁判群体更加深入的整顿和打击。然而,未来清理腐败的力度究竟能否达到“刮骨疗毒”的程度,也取决于宋凯能否顶住压力,真正带领中国足协重塑公平竞争的行业规则。目前,这位足协负责人面临的任务无疑是繁重且艰巨,但球迷期待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净化,而非徒劳的遮掩或敷衍。